不到半年,国家卫健委(包括原国家卫计委)连发4文,明确推动二级以上医院建立5大医疗中心,并且明确必须完善相关设备配置!
4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脑卒中诊疗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完善全国脑卒中诊疗服务体系。要大力推进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强化脑卒中诊疗相关院前急救设备设施配备,完善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鼓励开展“卒中急救地图”建设,打造“区域黄金时间救治圈”。
半年连发4文,国家卫健委强力推动5大医疗中心建设
而同样在今年1月,原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明确在地级市和县的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
去年11月国家卫计委发布《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更是明确规定二级以上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的相关标准,这也就意味着,二级以上医院都要新建立这样一个医疗机构!
今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的通知》,这就意味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都要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不到半年时间,国家卫健委(原国家卫计委)连发4文,推动全国范围内与急诊急救体系相关的5大医疗中心建设,而且明确要强化相关设备配置,未来3年内,这5大加急诊急救类医疗中心预计会大量增加!
国家政策出炉,各省相继落地
今年3月,《湖南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出炉,计划在二级及以上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个中心,打通救命快速通道。
4月2日,辽宁省卫计委发布《关于印发辽宁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在地级市和县的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 《通知》还明确,2018年末,各市辖区内需各建成至少1个市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开通“先抢救后交费”绿色通道。
辽宁省有14个地级市、16个县级市、25个县,共55个市县。按照《通知》所说,在地级市和县的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以上5个不同类型的医疗中心。那么2018—2020年,辽宁省很有可能将建成275个医疗中心。
数量庞大的医疗中心的建设,也意味着即将需要一大批相应的医疗设备。那么,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到底都需要哪些医疗设备呢?
胸痛中心设备配备标准 | |
分类 | 设备名称 |
部分设备 | 中心负压吸引设备、多参数监护设备、心脏起搏/除颤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心脏复苏机、呼吸机、简易呼吸器、自动洗胃机、心电图机、多功能抢救床、气管插管设备、床旁血液净化机、血氧饱和度检测仪、转运车、快速血糖仪、亚低温治疗仪、微量泵、输液泵、医用冰箱、血压计、体温计、体重计、空气消毒机、CT、超声、X射线设备、胸腔镜、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心包、肺引流管、血球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生化分析仪、血流变仪、发光仪、酶免仪、糖化血红蛋白仪、电解质分析仪、生物安全柜、离心机、显微镜、内窥镜系统、鼻咽喉镜、支气管镜、电子胃镜、十二指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结肠镜、腹腔镜、膀胱镜、宫腔镜、食道镜(欢迎补充) |
卒中中心设备配备标准 | |
分类 | 设备名称 |
必备设备 | ①头颅CT平扫(24 h/7 d),拟静脉溶栓患者,能够在到院后25 min内开始检查; ②卒中患者优先的CT扫描; ③实验室检查(24 h/7 d,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及凝血谱),拟静脉溶栓患者,实验室检查能够在到院后45 min内显示结果; ④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24 h/7 d);⑤经胸超声心动图; ⑥颈动脉超声;⑦胸部X线(24 h/7 d); ⑧TCD。 |
可选设备 | ①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②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和CT脑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 ③头颅MRI 扫描,包括T1、T2、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磁共振血管 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和磁共振梯度回波(gradient recalledecho,GRE)T2*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磁共振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 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磁共振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及增强扫描。 |
创伤中心设备配备标准 |
应有创伤小组,并制订紧急创伤患者启动及处置流程(含住院、手术、转院标准)。重度级创伤医院均需有创伤小组,制订紧急创伤患者启动流程,且有执行纪录,并有数据可查。 应有创伤严重度(ISS)的评估纪录。不论重度级、中度级医院,以创伤为主因的住院患者、启动创伤小组的患者、在急诊死亡的患者等均需有评估纪录,并置于病历内,其完成率达80%以上。 应备有创伤相关各专科医师紧急会诊机制。重度级创伤医院应具有心脏外科、胸腔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整形外科、泌尿科、普通外科、妇产科、放射科、麻醉科等专科医师的紧急会诊机制。中度级创伤医院至少应有普通外科、骨科与麻醉科。 (4)应有专责处理紧急创伤患者的负责单位(创伤小组或创伤科部),且全部成员均有创伤高级生命支持(ATLS)证书。(欢迎补充) |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设备配备标准 | |
分类 | 设备名称 |
专业抢救设备及器械 | 胎心监护仪、多普勒胎心监护仪、产包、清宫包、缝合包、宫纱(或水囊)、产钳、胎头吸引器、阴道拉钩、宫颈钳、新生儿抢救台、新生儿监护仪、新生儿转运暖箱、新生儿喉镜(气管插管)、新生儿呼吸机、T组合复苏器(新生儿复苏囊)、新生儿低压吸引器、胎粪吸引管 |
ICU基本设备 | 床头设备带或吊塔(含吸氧、负压吸引、压缩空气,UPS、漏电保护装置等)、ICU专用病床(含床头桌、防褥疮床垫)、中心监护系统、床旁监护系统(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模块)、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仪、连续性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心排量测定仪)、呼吸机、便携式呼吸机、便携式监护仪、除颤仪、体外起搏器、纤维支气管镜、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床旁)、输液泵、注射泵、输血泵、肠内营养输注泵、防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器械、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含急救器械)、电子升降温设备、输液加温设备、空气消毒净化设备、血糖仪、床旁彩超、血液净化仪、床旁X光机 |
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设备配备标准 | |
分类 | 设备名称 |
部分设备 | 婴儿保暖箱、电子称、身长测量仪、新生儿辐射抢救台、负压吸引器、喉镜(舌片齐)、复苏气囊、蓝光治疗仪、微量血糖仪、经皮黄疸测定仪、氧浓度检测仪、微量输液泵和注射泵、多功能监护仪、血气分析仪、空氧混合器、T-组合复苏器、床边X线机、耳声发射仪+自动脑干诱发电位仪、新生儿眼底照相仪、床旁心电图机、超声诊断仪、CPAP无创呼吸机、机械呼吸机、转运温箱、转运车、除颤仪、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仪、脑功能监护仪、亚低温治疗仪、母乳收集和储存设备 |